中醫認為:身體局部的紅、腫、熱、痛,以及功能障礙,都是經絡不通導致的。 經絡調達,百病不生“。
艾灸之所以對炎症有效,與它的三大功效密切相關:祛瘀化濁、溫陽利濕、補益氣血,滋陰。
炎症反應,往往伴有局部水腫。 正常情況下,身體有抑制炎症的一套機制,可以讓炎症自愈。 比如,腎上腺可以分泌糖皮質激素,這是體內天然的最強大的消炎藥,能夠把水腫吸收掉。
但是,如果腎上腺分泌的皮質激素不夠,致使水液瀦留,時間長了,它們就會成為痰飲,會反過來影響血液的達到和進一步的殺菌、修復。
這種情況最常見於陽虛之人。 這屬於濕。 痰飲是無法用消炎藥或抗生素解決問題的!
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溫陽的東西,比如艾灸。 從中醫角度來說,艾灸可以增加陽氣,氣化水濕; 從西醫角度來說,艾灸可以促使腎上腺分泌糖皮質激素,儘管消炎,並把水腫吸收掉。
還有,很多關節炎患者也會出現關節腫脹的情況,實際上就是局部水液積聚,此時艾灸也是為了溫陽利濕。
有些炎症病因在於寒濕內蘊,瘀血、痰濁等瘀積盆腔,導致局部血管瘀堵,血液迴圈緩慢。
一是,血管內的白細胞不容易出來殺死細菌或病毒,細菌或病毒就會加快繁殖;
二是,瘀堵導致藥物也不容易過來,因為藥物也要血管運輸,就無法及時殺滅細菌或病毒。
中醫認為如果身體有瘀血、痰濁等阻滯血脈了,炎症就不容易好,單用抗生素也好不了,這個時候會用活血化瘀、化痰利濕才有效。
中醫常用艾灸溫陽利濕。 借助艾灸祛瘀化濁,將體內的痰濁和瘀血等都溶解減輕了,白細胞就能主動發揮作用,效果就出來了。
與病菌作戰時,身體局部同樣會被「子彈炮灰」誤傷。 血管、粘膜、局部的組織如果不修好,那麼就會影響臟器的功能還會增加下一次感染的風險,就會變成反反覆復的炎症。
這種修復機能同樣是不能靠抗生素的,抗生素也沒有這個作用。
按中醫的觀點,一些氣血虛或精血不足的人,往往修復機能差,或者是因為身體本身缺少修復的原料。
像胃炎、慢性腎炎、慢性肝炎、慢性支氣管炎等,往往都因為存在類似氣血不足的虛症而導致不能修復的情況。
艾灸可以補益氣血,而且它不同於藥補食補,必須經由胃、脾、小腸共同作用才能吸收,而是直接作用於人體,效果百分百,不用打折扣!
此外,人體在與微生物戰鬥的過程中,身體也消耗了營養物質、體液等,中醫稱為“久病傷陰”,人容易陰虛。 這也是抗生素和消炎藥解決不了的問題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