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疫還可以「人傳人」,病毒學專家常榮山介紹,一旦確診或疑似鼠疫患者,均應迅速組織嚴密的隔離,就地治療,不宜轉送。
去年8月,寧夏也曾確診1例輸入性鼠疫病例,該病例情況與昨日確診病例類似,有噁心、嘔吐等癥狀,也常年從事放牧工作。
值得警惕的是,正因癥狀不起眼,才容易掉以輕心。 去年寧夏鼠疫患者就曾多次前往當地診所,之後再送往醫院時病情已經十分危重。
由於鼠疫傳染呈烈性,起病急、一旦拖延治療後果嚴重,嚴重影響人民生活、生產,在國際上被稱為“黑死病”。
如何發現預防?
實際上鼠疫從未斷絕過,我國每年都會出現散發病例。 近十年,全國發現的鼠疫病例累計16例,死亡人數為9人,病死率超過50%
但如果能夠早期就診並得到規範有效治療,治癒率非常高。 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。
鼠類和啮齒類動物,其中褐家鼠和黃胸鼠是主要傳染源。 野狐、野狼、野貓、野兔、駱駝和羊也可能是傳染源。
傳播途徑有鼠蚤叮咬傳播、呼吸道感染、經皮膚傳播等。
根據臨床表現和發病特點,可將鼠疫分為腺鼠疫、肺鼠疫、敗血型鼠疫和其他類型鼠疫。
腺鼠疫:高熱畏寒,伴噁心嘔吐、頭痛及四肢痛、顏面潮紅、結膜充血、皮膚黏膜出血點等,多表現為腹股溝、腋下和頸部淋巴結腫大且發展迅速,一周后淋巴結很快化膿潰破。
肺鼠疫:起病急,有畏寒高熱,頭痛、胸痛,呼吸急促,嘴唇發紫,咳嗽等癥狀,常因心力衰竭、出血休克而死亡。
敗血型鼠疫:高熱寒戰,神志不清,昏迷,進而發生感染性休克,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及廣泛皮膚出血和壞死。
野外工作者、與旱獺密切接觸者或剝食者、牧民是高危人群。 鼠疫感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,預防接種可獲得一定免疫力。
留言列表